< 返回B站视频无水印解析工具

《二十四节气》第十一个节气-小暑

节气概说

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05°时为小暑。

小暑意为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没到最热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六月节……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

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温风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鹰始鸷。”小暑时节,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,风中都带着热浪。《诗经·七月》中描述蟋蟀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;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高空活动。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,盛夏开始,气温升高,并进入伏旱期,而华北、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。

农事农谚

小暑前后,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,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、春小麦等作物外,农事上主要是田间管理。这时出现的雷雨、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益,但有时也会给棉花、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。

小暑的标志是:出梅、入伏。这一时节的雷雨常是“倒黄梅”的信号,在江南,故农谚说“小暑雷,黄梅回;倒黄梅,十八天”。与此同时,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的季节,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,给农业丰歉带来很大影响,须及早采取抗旱、防洪措施,尽量减轻危害。

节气养生

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因此人们要劳逸结合,保护人体的阳气,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,需注意平心静气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,以符合“春夏养阳”之原则。

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但紧接着就是最热的大暑节气,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说,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。“伏”即伏藏的意思,人们可以减少外出以避暑气。同时,也有“冬不坐石,夏不坐木”的说法。夏天气温高、湿度大,久置露天的木料,如椅凳等,经过露打雨淋,含水分较多,表面看上去是干的,可是经太阳一晒,温度升高,便会向外散发潮气,坐久容易诱发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。因此,中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,不可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椅凳上。
前往BILIBILI(B站)播放
  • 来自:1.28.221.143
  • 时间:2023-07-20 12:43:15
  • 网址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TX4y1z74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