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海有孤忠:张煌言传-上
(一)出身名门,读书明义;痛忿胡氛,投笔从戎
万历四十八年庚申(1620年),张煌言出生在浙江鄞[yín]县(今宁波),据称其母赵氏祷于汉寿亭侯(关羽)祠,生煌言时梦见五色云彩,故为之取乳名“阿云”。张煌言的远祖张知白宋仁宗时官至宰相,清廉有政声。张氏家族原聚居河北沧州,张知白时迁至湖南平江,后又迁至鄞县定居。及至蒙古灭南宋,张氏家族浮海至高丽以求善存,直至明初始归故里,故当地人呼之为“高丽张氏”。张氏家族极重孝悌人伦,世称“雍睦堂”,张煌言就在这样的家族环境中长大。
(二)左袒一呼,甲盾山立;辞乡浮海,北伐南征
浙东抗清事业进行得极为坎坷,浙东义军拥戴鲁王监国,和郑彩、郑芝龙等拥戴的唐王政权嫌隙不断。对于是否开读唐王诏书的问题,煌言始终立场公允,一方面出于坚定浙东义军信念的需要主张拥护鲁王,另一方面也力主两个地方政权捐弃前嫌精诚合作共同抗清。煌言更是自请担任鲁王使臣前往福州答礼以化解两个政权之间嫌隙,及至回浙东后,也不断为解决唐鲁政权的合作问题建言献策。他的努力一度化解了唐鲁之间的坚冰,可惜在奸人的破坏和种种误会下,唐鲁终成水火。不久之后清廷军队大举进攻,在一连串致命的错误军事安排和昏庸将领指挥下,浙西浙东相继失守,守将张名振护鲁王浮海以图再起。此时张煌言在绍兴,得到前线兵溃和鲁王准备出海的消息后,立刻赶回鄞县家中,拜告父亲曰:“儿将随主航海。”随即辞别家乡追随鲁王而去,直至最终牺牲,再未能复见亲人。